2025-07-01 05:06:57 友好交流活动
随着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落幕,中国球迷再次陷入思考:为什么世界杯赛场上始终难觅中超球员的身影?这个问题背后,折射出中国足球与国际顶级水平的差距。
近年来,中超联赛凭借高薪吸引了奥斯卡、保利尼奥等世界级球星,但这些外援往往代表各自国家队出战世界杯。讽刺的是,中超本土球员却鲜有机会站上世界最高舞台。唯一例外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,大连一方外援卡拉斯科代表比利时队参赛,但这与“中超培养”并无直接关联。
中国男足自2002年后便无缘世界杯正赛,直接导致球员失去展示平台。即便归化球员艾克森、洛国富曾效力中超,也因年龄和状态问题未能帮助国足突围。武磊虽在西甲留洋,但国家队整体实力不足仍是硬伤。
“中超的繁荣更像是外援的独角戏,本土球员在关键位置被挤压,成长速度远不及日韩球员。”——资深足球评论员李明
对比日韩球员在欧洲联赛的遍地开花,中国球员的留洋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。日本队26人世界杯名单中,21人效力欧洲联赛;而中国目前仅有李磊(瑞士草蜢)等少数球员在二级联赛挣扎。缺乏高水平比赛历练,使得中超球员难以达到世界杯门槛。
未来若想看到中超培养的球员亮相世界杯,或许需要等待中国举办世界杯的机遇。但更现实的道路,仍是夯实青训基础、鼓励留洋,让球员在真正的竞争中成长。否则,“世界杯有没中超球员”这个问题,可能还将困扰我们很久。